姓名:張新利
公司: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第三地質勘查院
職位:院長
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第三地質勘查院是以中國冶金地質勘查工程總局三局的主業——地質勘查與礦業開發為依托的事業法人單位,隸屬于國務院國資委管理。下設6個地勘分院、3個礦業公司和1個中心試驗室,共有職工279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55人,其中教授級高工3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0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92人,初級專業技術人員97人。擁有各種地質、物探、化探、測繪、勘查工程施工、巖礦測試等設備430臺套,總資產3500萬元。2005年經營總收入突破2億元。
目前擁有《地質勘查單位資格證書》(甲級)、《地質災害防治工程施工單位資格證書》、《測繪資格證書》、《計量認證資格證書》等18個勘查開發資質資格證書,并于2001年通過了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系認證。主要工作范圍包括礦產開發、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環境地質、災害地質、農業地質、城市地質等領域的勘查,以及巖礦、土壤、煤焦等分析鑒定,礦產資源開發及深加工,各類測繪工程。作為山西省成立最早的地質勘查單位,從50年代初即致力于“煤鐵鋁之鄉”的地質事業,為山西的經濟建設和冶金工業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向國家累計提交各類地質報告600余份,地質科研報告45份,其中,有15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科委、冶金部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探明鐵礦儲量25億噸,鋁土礦3億噸,粘土礦4.5億噸,金礦35噸(金屬量),銀礦4000噸(金屬量),銅礦32萬噸(金屬量),錳礦2000萬噸。以此勘查結果為依托已先后建成:尖山鐵礦、峨口鐵礦、塔兒山鐵礦、二峰山鐵礦、耿莊金礦、堡子灣金礦、刁泉銅銀礦、石公鋁土礦等大中型骨干礦山企業和數十家地方礦山企業,在促進我國現代化建設和繁榮地方經濟方面發揮了應有的作用。到2005年底我們已在山西、內蒙古、新疆、西藏、河北等省區取得探礦權區52處,面積1438.74平方公里,其中包括銅礦11處,錳礦8處,鐵礦8處,金礦9處,鉛鋅多金屬礦11處,多金屬化探區5處。目前已簽約和實施3個引資(合作)勘查項目。
礦權運作形勢喜人,尖山東鐵礦已成功轉讓,實現資金收益1.9億元人民幣;黃崖洞鐵礦已經山西省國土資源廳成功拍賣,我局可獲得420萬元的礦權收益;此外,內蒙古和新疆的幾個探礦權區已成功轉讓或正在洽談轉讓,預計2006年我局礦權轉讓收益可達2000萬元以上;新疆黑園山鐵礦等引資勘查項目正在有效實施,勘查引資金額達到了1500萬元。